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江西丨非遗博物馆为青少年打造感知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
| 近日,江西省兴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迎来一支跨越千里而来的特殊团队——黑龙江大学“兴国山歌:苏区战斗号角的当代困境与出路探索”社会实践队。据悉,此次活动,是该馆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青少年搭建感知、探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平台的又一成功实践。 活动期间,队员们深入了解兴国的地域风貌、民俗特色与丰富的非遗技艺。在“兴国山歌”展区,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兴国山歌的起源、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并组织队员们欣赏了《打支山歌过横排》等传统曲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兴国山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姚荣滔与队员们深度互动。姚荣滔深情讲述了自己与山歌的不解之缘,着重阐释了兴国山歌在苏区时期作为“战斗号角”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传承发展现状,并现场演唱《韭菜开花一条心》等红色山歌。那原汁原味的演唱,赢得了队员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跨越几千公里来到这里,意义非凡,”队员们感慨道,“这让我们走出课本与网络,亲耳聆听最‘接地气’的兴国山歌,真切触摸历史的温度,更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一定要把这份珍贵的实践成果带回校园,让兴国山歌传播得更远。” 暑期以来,兴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立足自身特色与馆藏资源,精心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项目,持续为各地、各高校青少年学子提供优质服务。在非遗工坊,学生们学习传统技艺,思考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非遗活态传承路径;在文创直播间,学生们推介兴国文旅资源与非遗项目,锻炼新媒体运营与表达能力;在红色文化展区,学生们深入了解兴国红色文化,弘扬苏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非遗动态体验馆,学生们参与推石磨、踩踏碓等体验活动,切身感受先民智慧与辛劳……这些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有效引导青少年学子走进生活、走进历史、走进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青少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博物馆负责人杨鑫强调,“我们努力把博物馆打造成可感知历史、启迪智慧、实践创新的‘第二课堂’与优质平台,为青少年茁壮成长提供丰富的文化养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播撒种子、积蓄力量。” |
| 北京钟山紫晶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0231号-1 电话:010-84532360 邮编:100193 传真:010-84532360 E-mail:1667757470@qq.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33号中电华软大厦六层 |